折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折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和自闭儿做同学轻声慢语好过怒喝-【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7:55:34 阅读: 来源:折刀厂家

【健康讯 2016年6月14日】健康资讯频道为您提供全面健康资讯,用药知识等健康相关资讯,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健康资讯,为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

升学后,班上突然冒出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学:他可能在聊天中经常蹦出晦涩的词汇或自顾自地长篇大论,让人没法接腔;也可能经常揪同学的头发,挨了老师批评,依旧乐此不疲地玩幼稚的“整人游戏”;还可能突然大喊大叫,干扰大家上课……

遇到这样的孩子,别以为他是在恶意捣乱,他很可能是一个自闭症患儿。记者获悉,“幼升小”阶段,是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冒头”和确诊的集中时期。相当一部分患儿智商并不低,幼儿园阶段可能没有明显异常,有些孩子还有记忆力超群等专长,然而到了小学,他们却成了适应不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的“怪孩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主任医师指出,让轻度自闭症患儿和经过有效康复训练的中度患儿融入普通校园,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回归社会,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近年来,广州教育部门也明确要求学校对特殊儿童享受义务教育“零拒绝”,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儿尝试“随班就读”。

班上有自闭同学,普通孩子该如何做?特殊孩子的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广州日报记者特邀请专家予以指导。

现象

常揪同学头发因为想交朋友

“多数自闭症孩子在两三岁时,因为语言能力障碍引起家长关注,被确诊为自闭症。而高功能自闭症孩子是不同的,由于语言障碍问题不明显,很多人到六七岁,也就是在入读小学前后才被发现。”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教导主任、广州市自闭症/多动症学童随班就读督导老师刘劲指出,自闭症孩子由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升学后更容易“冒头”。

有个自闭症孩子在幼儿园时表现基本正常,一到小学,却天天揪同学的头发。原来他“欺负”的这个同学在幼儿园时跟他同班,是他在班上唯一的“熟人”。上小学后,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纪律规定,让他不知所措。他经常不举手就发表意见,当老师没有搭理他时,他就不管不顾地在课堂上发表。下课了,他想跟唯一的熟人说话,“揪头发”便成了他表达善意的选择。然而,这在普通孩子看来,是不能接受的恶意冒犯。

老师风格的变化也可能让自闭症孩子适应不良。智商高达150的小鹏是一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今年12岁,在广州市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一,爱好钻研数、理、化。跟人说话时,他经常蹦出一些数理术语,例如人家问他年龄,他答“我今年根号144”,让人无语以对,导致“聪明到没朋友”。受自闭症的影响,小鹏的语文一向比较差。9月新学期,班上换了一位较为严厉的语文老师,由于小鹏没有按要求完成语文作业,语文老师在他空白的抄写本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的问号,在跟他谈话时,态度也比较严厉,引起小鹏的激烈反弹。

相关链接

自闭症家庭康复将有“中国指南”

世卫组织在穗启动试点,探索“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的康复新模式

广州日报讯(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江澜)全球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患病率约为1%,对广州幼儿园进行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幼儿园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约为1/133。目前,我国自闭症康复训练多采取“康复机构中心制”,但把患儿集中放到康复机构进行训练,效果难如人意,且康复机构收费较贵,令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难以负担。

9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自闭症之声以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联合举办了“全球发育障碍儿童家庭康复国家级导师培训班”。该项目以广州作为试点,希望探索“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的康复新模式,让自闭症儿童能够“在训练中生活,在生活中训练”,从而更好地回归社会。

据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主任医师介绍,儿童发育障碍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成熟延迟所导致的严重疾病,包括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发育障碍对于患儿的健康影响巨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科学的干预,很多患儿成年后将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并严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各类发育障碍中,自闭症经早期诊断、科学干预,改善的效果最为明显。”邹小兵表示,和康复机构相比,以家庭为中心、由父母作为主导的康复训练模式对患儿的帮助更有针对性,尤其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中山三院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探索,通过住院和门诊短训的形式,教家长对患儿进行高强度康复训练。

一岁娃有四指征

家长应先干预

据美国最大的自闭症科学与宣传机构“自闭症之声”副总裁石安迪博士介绍,世卫组织针对资源匮乏地区推出简化的发育障碍儿童干预方案,采取“专业干预导师——家庭干预指导员传授——父母实践和反馈”模式,通过提高患儿父母的干预技能,更好地整合现有医疗服务、社会服务资源。广州地区的导师均为自闭症诊疗经验的医生,而首批走入家庭传授干预技巧的“家庭干预指导员”将由妇幼保健机构医生和志愿者担任。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妇儿帮扶基金管委会主任郭海良表示,这次将在广州选取100~200个志愿家庭作为家庭干预指导员的驻点。在家庭干预指导员的指导下,患儿父母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个性化家庭康复训练。明年年中向WHO提交50个家庭的跟踪情况。研究者将依据这些志愿家庭的经验,探索制定自闭症家庭康复的“中国指南”。

邹小兵指出,现在很多家庭仍然把时间花在等待名医确诊上,一等就是半年,确诊后才着手进行训练。其实,更重要的是一发觉不妥,就马上对孩子进行人际交流能力的训练,不要浪费时间。一岁左右的孩子,当出现“不看、不指、不应、不说”这四大指征时,就应该引起家长重视,进行干预。

给普通孩子

和“自闭儿”沟通对他轻声慢语更有效

当遭遇特殊孩子“闹场”时,老师、同学应该如何应对?

邹小兵建议,接纳特殊孩子学校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支持下,对特殊孩子的同学进行自闭症科普教育,让他们理解特殊孩子的表现不是“缺乏家教”、“故意捣乱”、“恶意攻击”。

“孩子的心非常纯真善良,当他知道了什么是自闭症、它的症状和表现后,就容易宽容对待自闭症孩子。”邹小兵说,师生的友善接纳有助特殊孩子的改善,而理解了别人可以“与我不同”,也会让孩子变得更有爱心和宽容心。相反,对自闭症孩子的讥讽、冷漠甚至校园霸凌,则会导致问题激化。

自闭儿的触感比较敏锐,对声音格外敏感。当他们狂躁时,先顺应其要求,再平静地指出他们的行为不可接受,会伤害到自己或者让别人不舒服。需要强调的是,对他们轻声慢语比大声严厉批评更有劝解效果。

邹小兵指出,当特殊孩子情绪激动、要求出教室时,由特教老师或者受过特教培训的老师扮演“救火队员”角色,将其带出课堂,到“支援教室”内,待其平静后再回到课堂。

给特殊孩子

家长可给老师写信切勿写成“解决方案指南”

特殊孩子适应环境的转换,家长应该主动积极地与学校、老师和孩子的同学沟通,争取学校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融入新环境。刘劲指出,在自闭儿入学前,家长可以给老师写一封信,说明孩子的特殊状况。

信件应简明扼要,讲清诉求,字数不要超过一千字。每一个段落都总结孩子的一种特点并作简要陈述,如:“他很聪明”、“他又很笨”、“他很慢”、“他又很努力”、“他很乖”、“他又很倔”、“他渴望交朋友”。最后,家长向老师请求,帮忙留意孩子在校时的几种状况。

刘劲说,很多家长在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时,很容易洋洋洒洒地写成一份《自闭儿各种状况解决指南》,将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巨细无遗地列出来。但问题是,老师要同时面对班上几十个孩子,没时间将《指南》通篇读完,等到状况出现时,也来不及去翻《指南》。

给老师

课堂座位巧安排视角刺激要到位

班上有特殊孩子,安排他在班上坐哪个座位,大有学问。目前多数情况下,随班就读的自闭儿会坐在课室周边位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自闭儿大多由家长或特教助理陪读,因为成年人坐在旁边,太靠前靠中间的位置会遮挡小学生的视线。另一方面,随班就读的自闭儿有个别入学年龄较晚,或者学习能力还是欠缺自动要求留级,那么他们很可能比同班同学的个子要高,所以,座位只能安排在课室的周边位置。

“家长们当然希望为孩子争取课室里中间前二三排的核心座位,认为这个范围内的座位必然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但事实上应该‘因人而异’。”刘劲指出,需要陪读的自闭儿,一般适应力会稍差,坐在课室周边,而不是中间前二三排的核心位置,如果出现情绪波动引发的行为异常,对正常教学影响较少。对于陪读人员及时帮助调适更为有利。他特别提醒,如果自闭症患儿的座位靠窗、门,陪读人员应坐在靠窗、门一侧。因为此前有过个案,有的自闭症儿童因情绪激动,上课期间忽然尖叫着冲出课室,影响正常教学。

而适应力较好,不需陪读的自闭儿,刘劲则建议,家长尽量向老师争取,让孩子坐在中间前二三排的“关注核心区”。“老师在讲课期间,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如轻拍肩膀,轻敲课桌,对其进行提醒、提示,有助于他融入学习氛围。”刘劲特别提醒,适应力较好,但有触觉敏感的自闭症儿也不宜坐在“关注核心区”,“因为老师以轻轻触碰等肢体语言提醒他,对他反而是刺激。”

对于初入学的自闭症儿,刘劲建议老师们要尤其注意视角学习形式的形成。“例如读课文、听写的时候,在PPY上加上一个提示图标,让它在PPT上短暂停留一段时间,自闭儿适应后,就会跟上指令。”他分析,自闭儿有时令人们觉得“慢了半拍”“反映太迟钝”,是因为他们的信息、信号转换过程与常人有一定差异。

给自闭儿家长

课桌上立规矩正向话语助适应

“一定要纠正家长们的一个误区,一定要提醒他们,再也不能这样。”刘劲说,很多家长在孩子初入学时常有这样的心态,觉得只要孩子能进入普校,有机会接受教育,适应正常社会生活就可以了,自己对他的学习成绩毫无要求。也正是这种“对学习成绩毫无要求”的想法,令很多自闭儿“自暴自弃”,即使有机会融入环境中学习,却完全背离了融入的初衷,最终还是把孩子培养成无法适应社会的“小魔王”。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在父母的坚持下,终于走过了九年义务教育,进入职业培训阶段,但到这个阶段,他却根本走不下去。根源在于,以前他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坐不住,妈妈坐在一边陪读,看他手舞足蹈就说:“不想上语文,我们就画画吧。”于是,孩子高高兴兴地画起画来。上数学课的时候,20以内的加减他总是学不会,回家也抱怨作业太难,于是,家长又说:“实在太难,我们就不做吧!”进入职询班之后,要体能训练,他嫌累,坚持要在课室睡觉。老师要求回家做手艺练习,他认为难度太高,一次都没练过。

“最后这个孩子,就像十多年前走进学校之前那样,一无是处地回到父母的身边。”刘劲说,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不得不警醒自闭儿家长,当初千辛万苦为孩子争取一个与正常人共融的学习社会生活环境,为什么又要纵容他处处“特殊”呢?

刘劲建议,在自闭儿新生入学之后,在他的课桌左上方或右上方,制作一份小规矩,如写上“安静、做好、先举手后发言,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不要用警示语,如‘不准吵闹’‘不准课间追逐’等,而是要用正向引导词语。”

至于孩子不能跟上课业这一问题,刘劲建议,家长要鼓励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如果程度过深过难,可以与老师商量,设计个性化作业,“主要的目标是,尽力让孩子融入集体,适应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而不是将自己标签为‘我是特殊的’。”

黑龙江大瓦

石家庄除尘布袋

四川母座

福建昆明安防监控